搜索
登录/注册

精准、精细、绿色低碳,上海垃圾分类再升级!

益加壹
2023-11-16

  到2025年,上海常住人口自觉履行生活垃圾分类义务比例将达到98%;居住区和单位生活垃圾分类达标率将稳定在95%以上;民众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满意度将达到96%……

  11月15日,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介绍《上海市持续优化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工作方案》有关情况。方案指出,下一步,上海将突出“精准”“精细”“绿色低碳”,不断推动上海垃圾分类工作提质增效,助力推进“生态之城”建设。

  打造生活垃圾分类升级版

  近年来,上海基本建成了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分类意识深入人心、分类习惯普遍养成,形成了垃圾分类“上海模式”。但是,在分类实效、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等方面依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为积极打造生活垃圾分类升级版,《上海市持续优化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了相关举措。

  一是突出“精准”。前端继续提升分类实效,坚持党建引领,进一步增强社会公众履行生活垃圾分类义务的自觉性;通过开展“四项行动”(即:投放点改造提升行动、投放环境治理行动、投放模式优化行动、农村垃圾整治行动),持续优化分类投放环境。中端推进收运作业规范化,优化投放收集模式,深化作业扰民治理。末端加快提升处置能力,持续保持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二是突出“精细”。分类更加精细化,鼓励特色道路、特色街区、高标准保洁区域等设置精细化分类的废物箱。回收服务更加精心,加快建设一批可回收物回收高品质服务点,升级改造一批高品质中转站、集散场。监管更加高效,通过数字赋能,实现生活垃圾收运处全过程闭环管理。

  三是突出“绿色低碳”。深入推进源头减量,推进绿色餐饮,倡导“光盘行动”,减少快递、外卖、电商等行业过度包装,推动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社会共识。实现深度资源化利用,开展炉渣利用项目建设,以及湿垃圾沼渣高值低碳利用技术示范,全面提升资源化利用水平。

  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及保障措施

  此次公布的《上海市持续优化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工作方案》包括主要目标、工作任务、保障措施三个部分。

  主要目标方面,明确了五项重点指标。即:到2025年,全市常住人口自觉履行生活垃圾分类义务比例达到98%;居住区和单位生活垃圾分类达标率稳定在95%以上;市民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满意度达到96%;生活垃圾源头减量率达到5%以上;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45%以上。

  工作任务方面,明确了六大工作任务。一是强化社会治理,实现分类实效常态化;二是优化投放环境,推进分类投放便利化;三是推动低碳转型,实现源头分类减量化;四是完善设施设备,达到全程分类系统化;五是健全回收体系,加强生活垃圾利用资源化;六是加强数字赋能,推进监督管理智能化。

  保障措施方面,明确进一步发挥联席会议平台作用,落实各区政府生活垃圾管理主体责任和政府各有关部门职责,制定落实资金扶持政策,推进技术研究和标准体系建设。


(如有侵权,联系客服删除)

爱心供应商更多供应商 >
账号密码登录
未注册用户手机验证登录默认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