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ESG中国范本 社会各界共议中国公益未来之路
2023年1月8日,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指导,华夏时报社、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联合主办的2022(第二届)华夏公益论坛在京举行。本次论坛以“打造ESG中国范本”为主题,来自企业界、公益界、学界的诸多大咖汇聚一堂,探讨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语境下,中国ESG之道和中国公益的未来之路。
华夏时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 冯慧君
华夏时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冯慧君在论坛上致辞时表示,“我们希望通过开展公益论坛等活动,拓宽大众对公益慈善的认知,架起社会爱心人士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的桥梁,吸引更多爱心人士加入到公益慈善事业中,为促进我国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残联宣文部主任、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副会长 郭利群
作为联合主办单位,中国残联宣文部主任、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副会长郭利群致辞时表示,“关爱残疾人是一项崇高的公益事业,更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事业。”他介绍,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关注下,我国8500万残疾人已同步实现了脱贫、同步实现了小康。下一步,促进残疾人的共同富裕和残疾人事业的全面发展,还需要各方力量多措并举、形成合力,其中,特别需要企业在助残方面贡献出力量,积极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原外经贸部副部长、蓝图公益基金会创办人 龙永图
论坛中,原外经贸部副部长、蓝图公益基金会创办人龙永图发表题为《ESG 助力中国企业行稳致远》的演讲。龙永图认为,对企业来讲,通过从事公益,把公益事业做好,可以加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对外的影响力。“公益事业大有可为,需要我们做出很大的努力,这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工商银行原行长 杨凯生
工商银行原行长杨凯生以视频形式发表《在公益慈善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主题演讲。杨凯生说,“我会继续在公益慈善的道路上走下去,只要身体还允许,我还是会每年坚持去大凉山、大巴山,去看望那些已经和我结下深厚情谊的乡亲们。那里有我结识的不少纯朴善良的父老乡亲,这些年来,我看到了他们的不易和艰辛,看到了他们的努力和奋斗,更看到了他们的美好未来。”
东润公益基金会理事长 孔东梅
作为本次论坛的公益伙伴,东润公益基金会围绕乡村振兴中的青少年教育领域,启动了“东润启航奖学金”“东润益师奖”“东润爱阅”“东润美育”等项目。东润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孔东梅在本次论坛上发表视频演讲。在多年的公益实践中,孔东梅注意到了乡村寄宿制小学逐渐向乡镇集中,寄宿制中学逐渐向县城集中,教育资源发展不均衡现象在加剧。“作为社会治理体系的补充力量,我们始终在思考,乡村教育在乡村振兴中应该如何发挥作用?东润公益作为社会组织,能从哪些方面发力实现我们的公益理念?”
她用行动给出了证明。自2016年以来,东润启航奖学金项目已经开展了有7年有余,为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红色革命老区的孩子们带去温暖与希望。项目汇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贫困学子10万余人,其中2022年东润启航奖学金向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倾斜,实现了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全覆盖。
圆桌论坛
围绕本次论坛主题,经济学家、横琴数链数字金融研究院学术与技术委员会主席朱嘉明以《实践ESG理念是历史大趋势》为题阐述了他对ESG的观点。朱嘉明认为,未来ESG会越来越国际化、政治化、资本化,不论全球化发生什么样的变化,ESG将是未来全球秩序中最重要的秩序。当ESG被所有民众接受时,它就会倒逼企业肩负更大的社会责任。“对于ESG将来需要两种理解,一种是狭义的ESG,就是现有的指标评价体系,一个是广义的ESG和Life结合在一起,只有如此,民众才会关心和参与到ESG的实践之中。ESG突破和改变了人们传统公益观念,拓展了公益事业空间,推动企业社会化转型。”
据悉,本次论坛还设置了“华夏公益会客厅”圆桌讨论环节,围绕“企业公益的‘正道’与‘陷阱’”,公益律师、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何国科,向荣公益基金会秘书长丁广泉、联想公益基金会秘书长马铁风、慈弘慈善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庄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会上,易善数据总裁陶泽代表《华夏时报》和易善数据共同揭晓了2021年度《上市公司公益慈善年度报告》(下称《报告》)。《报告》公布了2021年上市公司公益捐赠50强榜单。
此外,本次论坛还揭晓了2022年度华夏公益奖,包括年度十大华夏公益人物、年度十大华夏公益基金会、年度十大华夏公益项目等。

- 后参与评论 (请友善发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