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注册

广州市黄埔区开展急救培训,锻造“广州街坊”应急处置精兵

黄埔区平安促进会
2025-07-15
收藏
分享

7月14日上午,在黄埔区委政法委的精心组织下,广州市黄埔区平安促进会联合大沙街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了一场主题为“守护生命,‘救’在身边”的急救安全教育活动。作为落实广州市2025年“十件民生实事”中“急救培训宣教普及”的重要举措,本次活动聚焦提升“广州街坊”志愿者和基层骨干的应急处置能力,着力打造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救”的群防共治应急支援队伍,为即将到来的第十五届全运会筑牢安全防线。

专业培训赋能,锻造“第一响应人”队伍

活动现场,大沙街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培训教室被精心布置成专业的急救教学场地,配备心肺复苏模拟人、AED训练机、气道梗阻解救模型等专业教具。来自广医五院急救科的谭医生及其医疗团队,为20余名“广州街坊”志愿者和社区骨干带来了一场“理论+实操+情景模拟”的全方位急救培训。

培训伊始,黄埔区平安促进会负责人说:“‘广州街坊’不仅是社区平安的‘守护者’,更应成为突发急救现场的‘第一响应人’。” 随着十五运会的临近,提升群防共治力量的应急处置专业能力,是夯实基层应急体系的关键一环。只有让志愿者真正掌握“黄金4分钟”救援技能,才能在意外发生时挺身而出,发挥“应急处置支援员”的关键作用。

实战化教学,让急救技能“练得会、用得上”

谭医生结合近年来本地的真实急救案例,通过多媒体演示、分步讲解、错误纠正等方式,系统传授了心肺复苏(CPR)、AED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等核心技能。

 

 

在心肺复苏实操环节,学员们两人一组,在医疗团队的指导下反复练习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手臂垂直!”“按压深度5-6厘米!”“吹气时看胸廓是否起伏!”谭医生不断纠正动作细节,确保每位学员都能掌握标准流程。

AED使用教学则重点强调“开机—贴片—分析—除颤”的标准化操作,志愿者们轮流在模拟人身上进行电击除颤演练,熟悉设备语音提示和操作节奏。

最紧张刺激的环节当属“突发情景模拟”——学员们需在无预警情况下,应对模拟人突发心脏骤停、儿童进食窒息等紧急状况。这种贴近实战的训练方式,极大考验了志愿者的快速判断和规范处置能力,现场气氛紧张而有序。

“学以致用,才能关键时刻救人一命”

参与培训的退休居民欧阿姨深有感触:“以前只在电视上看过急救演示,今天亲手操作才发现,按压力度、节奏、姿势都有严格要求。这样的培训非常实用,希望更多街坊能掌握这些技能,万一遇到紧急情况,我们也能帮上忙!”

建立长效机制,打造“急救先锋队”

为确保培训效果长效化,黄埔区平安促进会表示,将建立学员技能档案,定期组织复训与考核,并从中选拔优秀成员组建“急救先锋队”,未来不仅服务于社区应急响应,还将在十五运会期间承担赛事保障支援任务,真正发挥“广州街坊”“应急处置支援员”的作用。

此次培训是黄埔区深化群防共治体系建设的重要一步。未来,该区还将持续扩大急救培训覆盖面,推动“每个社区都有急救能手,每个网格都有应急力量”,让“人人会急救,急救为人人”的理念深入人心,为平安广州建设和十五运会的成功举办贡献“街坊力量”。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益加壹平台立场
0
登录
后参与评论 (请友善发言)
0/500
评论区
账号密码登录
未注册用户手机验证登录默认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