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2023年度立法计划发布,包括社会救助法等
近日,民政部办公厅印发《民政部2023年度立法工作计划》,明确制定社会救助法、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条例,修订殡葬管理条例。抓紧研究制定养老服务法、儿童福利法,修订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婚姻登记条例、中国公民收养子女登记办法、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等。
《民政部2023年立法工作计划》明确立法项目
一、法律法规
1.社会救助法(制定);
2.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条例(制定);
3.殡葬管理条例(修订);
抓紧研究制定养老服务法、儿童福利法,修订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婚姻登记条例、中国公民收养子女登记办法、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
二、部门规章
1.地名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制定);
2.华侨以及居住在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中国公民办理收养登记的管辖以及所需要出具的证件和证明材料的规定(修订);
抓紧研究修订民政信访工作办法、中国边民与毗邻国边民婚姻登记办法,制定社会组织名称管理办法、社会团体年度检查办法、精神卫生福利机构管理办法。
三、其他立法项目
1.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政府职能转变等涉及的立法项目;
2.党中央、国务院交办的其他立法项目。
慈善事业是社会救助的补充力量
社会救助是国家和其他社会主体对于社会的弱势群体和个人,为维持其基本生活需求所采取的各种形式的援助。
我国关于《社会救助法》的立法工作筹备已久。自1994年起,以《社会救济法》之名列入了第八届、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规划,后改名《社会救助法》进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2018年再次列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并在2020至2022年连续三年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民政部年度立法计划。
《社会救助暂行办法》
第五十二条 国家鼓励单位和个人等社会力量通过捐赠、设立帮扶项目、创办服务机构、提供志愿服务等方式,参与社会救助。
慈善事业兼具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的功能,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重要作用。一是能够弥补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促进社会公平;二是能够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三是整体上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四是塑造互助文化,促进社保体系发展。
制定《社会救助法》,是保障我国公民社会权利和健全国民收入再分配社会救助的必然要求,对推动慈善组织与社会救助领域法律规范协调统一有重要意义。
《民政部2023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全文链接:https://www.mca.gov.cn/n152/n165/c1662004999979993931/content.html
(来源:深圳市慈善事业联合会)

- 后参与评论 (请友善发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