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注册

【大爱清尘】瑞金赋能公益在瑞林镇探访

瑞金赋能公益
瑞金市赋能济困公益协会 2024-08-11
收藏
分享

6月26日,在大爱清尘和爱心网友的支持下,瑞金赋能公益前往瑞林镇瑞红村开展尘肺病患者探访活动,到罗师傅家走访,了解他们患病情况和生活情况。

“来坐来坐……”罗师傅看见志愿者的到来,急忙招呼大家。罗师傅今年49周岁了,按照瑞金习俗刚刚好50岁,2024年5月,罗师傅实在无法承受病痛了,便前往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赣州市胸科医院)检查,才确诊为尘肺病。其实,罗师傅尘肺病已经发作很久了,只是说一点的不舒服还能忍受,便拖着挨着。

和大多数的尘肺病患者一样,罗师傅父母已经老去、孩子尚未独立,先后生育了5个孩子,老大刚刚从大学毕业,正忙着找工作,老二在大专读书,两个孩子读中学,家庭的教育支出一直很大;母亲年老体弱,已经无劳动力了;妻子长期患病,长期吃药治疗;罗师傅家本身就是建档立卡家庭、农村低保户,在加上这个尘肺病无疑也是雪上加霜。

罗师傅长期在福建省永定县从事采煤工作,先后工作了21年,长期拖家带口在永定县生活,二女和次子都是在永定县出生。到福建挖煤曾是瑞林镇的打工潮,据不完全统计,仅仅瑞红村先后就有不低于100人到福建闽西挖煤,同行的村书记也不例外,正如村书记所言,“当时挖煤工资很高,是进厂的好几倍。当时我们村很多青壮年劳力都到福建挖煤了,现在集中在40到60岁之间。”

正如罗师傅所说,当时很多都是小煤矿,大家的安全防护意识也不强。大家都以为戴上普通的纱布口罩就可以阻止粉尘吸入,多带几层口罩总没事吧。或许就是当初的认知盲区和家庭压力让很多村民坚持在高尘的环境中工作,燃烧青春。事实上小于5微米的粉尘会从纱布的网眼中穿过,进入呼吸系统,直接入肺泡,多戴几层也不会增强防护效果。

只有病情稍微好转点,罗师傅还是坚持到快速通道建设工地去小工,赚点钱维持家庭支出,赚点身体救命钱,“想办法让三个孩子正常上学,早点出来工作就好了。”针对罗师傅的情况,志愿者鼓励他,尘肺不可怕,希望罗师傅积极康复、主动治疗、规律作息、保证营养,一定能够保持和常人一样的快乐生活。

生活压力和生活质量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尘肺病是不可逆的,患上尘肺病后一般只能依靠药物、洗肺以及制氧机来缓解呼吸困难、胸痛等不适症状,根治的唯一办法是肺移植,但是对于一个农民家庭来说肺移植所需要的花费是个天文数字,并且还很难找到合适的肺源。“能救一个是一个,能帮一点是一点!”是大爱清尘的口号,“对生命的敬畏与热爱,对苦难的不忍与痛心。”是大爱清尘的信念,志愿者将及时把罗师傅的资料提交大爱清尘北京总部,链接更多资源给予他帮助。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漫漫长路,必见曙光。一路走来,虽有艰难,但越来越多尘肺病患者身体在慢慢康复,越来越多人注重尘肺病预防,越来越多爱心人士加入到关爱尘肺病患者行动中。或许这就是瑞金赋能公益持续在公益领域深耕的意义,不断链接资源支持困境人员发展。

救助尘肺病刻不容缓!尘肺病人,一个沉重的名词。胸闷、呼吸困难无时无刻不缠绕着他们,直到石化的肺停止呼吸。“被活活憋死”是尘肺病人将要面临的残忍却真实的人生终结,很多人就这样跪着死去。据统计,在我国职业病患者中有90%是尘肺病患者,而全国600万尘肺病患者中有90%是农民工。因长期从事高粉尘性行业,防护措施不到位,因而患上尘肺病,自此丧失劳动能力,使家庭陷入困境的人员也不在少数。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益加壹平台立场
0
登录
后参与评论 (请友善发言)
0/500
评论区
账号密码登录
未注册用户手机验证登录默认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