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注册

10后"小将"vs90老兵,诠释了人民子弟兵的军魂、传承了强国之梦

绿日同学公益
2024-08-02
收藏
分享

★ 建 军 节 ★

 

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6月30日的建议,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1949年6月15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以“八一”两字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军徽的主要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此纪念日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7月30日,建军节前夕

一群“10后”学生志愿者

来到了

年过九旬的志愿军老兵家做客

他们有说有笑

一起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7周年

微信图片_20240730162028-横幅2-.jpg

 

为了永续传承、世代发扬人民子弟兵誓死不屈、不畏艰苦、为国捐躯、慷慨奉献的抗美援朝精神,关心老兵生活情况,提升青少年的思想政治觉悟、厚植其爱国主义情怀。7月30日,在广州市民政局(市社会组织管理局)、荔湾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指导下,绿日同学公益“新穗人家剧场”志愿服务队联合龙津街道康王中路商圈党群服务驿站、荔枝湾志愿服务队开展“我们的节日·八一建军节”老兵探访活动。

 

 

01、探望老兵梁耀涧

“多谢你们过来看望我啊!”看到志愿者和同学们前来拜访,95岁的梁耀涧老人显得格外欣喜。梁老曾是志愿军的一位炮兵战士,是1951年的马良山英雄连中的一员。由于在抗美援朝战役中曾意外受伤,后致右臂截肢,留下伴随终身的战斗痕迹。

微信图片_20240730161846-握手.jpg

当谈起战场上的点滴,梁老总难掩激动的情绪。那泛红的脸颊、盈眶的热泪、颤抖的声线,是梁老对保家卫国的骄傲,对因战致残的惋惜,对时过境迁、沧海桑田的感慨。

志愿者们齐唱《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我的祖国》,一首接一首,场面热闹非凡。最后,学生向独臂老兵梁耀涧敬礼以示感谢,并表明“强国有我”的决心。

微信图片_20240730161835-敬礼.jpg

 

 

02、探望老兵张志巽

另一组志愿者来到志愿者军高射炮团后勤处的军需主任张志巽家中。老人今年已经92岁,一头白发但精神矍铄。讲起朝鲜战场上的点点滴滴,张老便分享他在后勤运输时遭遇美军轰炸、险些丧命的往事。每每回忆起这段死里逃生的经历,张老仍旧心有余悸。

微信图片_20240730162251-聊天.jpg

但是当讲起停战时的情景,张老的脸上总能露出喜悦与轻松。张老鼓励学生志愿者,一定要好好学习本领,做一个奋发图强的青年人。志愿者和同学们则一起竖起大拇指为张老点赞,并祝他健康长寿。

 

 

 

03、探望老兵黄家永

黄老今年89岁了,在1951年只有16岁的他正在学校读书。当听到前方战事的时候,他毅然放弃轻松而安全的学业,怀抱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信念报名参军,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同年,他随部队来到了朝鲜战场,当时的他,虽然个子还没有枪杆子高,但是胜在手脚灵活、而且有一定的文化基础,所以授命成为了一名卫生员,在枪林弹雨中抢救伤员,并参加了抗美援朝最后一场战役——金城反击战,见证了抗美援朝最后的伟大胜利。

微信图片_20240730162404-黄家永.jpg

黄老感慨道:看到了我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心中十分激动。他指出,少年强则国强,寄望年轻一辈发扬老一辈爱国精神,好好学习,积极参与到国家建设,贡献出应有的力量。

 

 

 

当年“10后”的参战老兵,都曾为国家的和平及社会发展立下汗马功劳。绿日同学公益希望通过带领“10后小将”聆听英雄的“90”老兵的英雄故事,帮助“两新”青少年拓宽知识面、提升自信心,并与家长、老师,同学和社区居民共建和谐、幸福的社区氛围。

 

本次活动是绿日同学公益“新穗人家剧场”——两新青少年能力提升计划系列活动之一。该项目入围了由广州市民政局(市社会组织管理局)主办,广州市创意经济促进会承办的第十一届广州市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活动项目。

微信图片_20240730162014-合照-旗-.jpg

绿日同学公益希望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帮助“两新”青少年了解本土文化,提升个人知识面和动手能力,构建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助力社区建立未成年人保护防火墙,从而助力推动《未成年人保护法》、《家庭教育促进法》等文件的落地,切实保障青少年儿童生理和心理健康成长。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益加壹平台立场
1
登录
后参与评论 (请友善发言)
0/500
评论区
账号密码登录
未注册用户手机验证登录默认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