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注册

“你准备好了应急包吗?”壹基金安全家园计划瑞金禾仓行

瑞金赋能公益
2024-07-26
收藏
分享

“禾满仓,鱼满塘,福满房”,禾仓——一个寓意美满的名字。在阿里巴巴爱心网友和壹基金的支持下,7月20日上午,壹基金安全家园计划执行伙伴瑞金赋能公益志愿者走进叶坪镇禾仓村,分享家庭应急包常识,普及防灾减灾知识。

当天,阳光明媚,禾仓村党群服务中心门口聚集了不少村民,志愿者们身着鲜明标识的服装,面带微笑,手持关于家庭应急包的清单,为每一位感兴趣的村民耐心解释。为了让居民们听得懂、记得住,志愿者们采用了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的案例进行讲解,并设置互动答疑环节。面对村民们提出的各种问题,志愿者们都一一耐心回答;而如果村民能够正确回答志愿者提出的问题,就可以获得小礼品。

“一个完整的家庭应急包应包含以下几类基本物品:应急食品与饮水、急救用品、生存工具、防护用品、通讯工具。这些物品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护,为家庭成员的生命安全筑起一道防线。”志愿者向村民们说道。活动现场,村民们耐心听完志愿者的讲解,都说他们回家之后也要准备一个家庭应急包,为家庭成员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后来,志愿者还提醒大家,在准备家庭应急包时,要注意确保应急包放在家中便于拿取的地方;要定期检查应急包中的物品是否齐全、有效;最后,要学习并掌握应急包中每一样物品的使用方法,以便在关键时刻能够迅速使用。

“水火无情,好多学生就是因为下水游泳才导致悲剧发生,作为一名村干部我有义务去减少类似的事情”。村干部曾治中分享到,一直在教导大家不要下水,水下充满着危险,尤其是在不知名的水域。期间,我们还得知和我们对接的村干部曾治中老人很有故事,他四十年如一日,在蜿蜒的水渠中守护那滚滚清流;他舍得一人荣辱,被江西省水利厅评为“最美江西水利人”;他为村为民,被人民日报亲切的称为幸福的“水管家”。

1979年,曾治中主动请缨加入水库管理行列,成为叶坪万亩灌渠管水站的管水员。他用脚步丈量,将拥有19条大小支渠长达21公里的灌渠手绘成一张“水地图”。他秉承着做好灌区管理工作的理念和信念,写下了十余本工作日志,归纳总结灌溉的管理经验和方法,凝成“灌溉管理七字经”,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广泛推广应用。在长期的治水工作中,曾老总结出了“上堵,中调,下突,勤”的七字口诀,“上堵”即上游水量大,对堵塞,不费水。“中调”即中游灌溉面积大,调控水量,合理分配。“下突”即组织劳力,分兵把守,突出送水下游。最后,万事万物离不开一个“勤”字,要做好工作,勤劳是分不开的。七字口诀是曾老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的经验,是曾老长期奋战在治水一线的证明,也给我们放在防灾减灾工作有很好的启事。 面对决堤险情,受伤的曾治中依然坚持带领大家拉起闸板,保住渠堤,挽回直接经济损失30多万元。曾治中45年如一日,把毕生心血都倾注在灌区管理和为人民服务上,用实际行动守护着这渠清水,其先进事迹多次被人民日报、中国水利、江西水利等中央级、省级刊物和媒体报道。2017年,曾治中被评为江西“最美水利人”。志愿者对曾老敬佩不已,激励着志愿者不忘初心、扎实做好防灾减灾项目,守护我们美丽的家园。

整个过程中,村民们积极参与,热情高涨,他们纷纷表示,这样的宣传活动非常实用。据悉,壹基金安全家园计划致力于提升社区减灾能力。项目在灾害风险较高的社区,建立社区志愿者救援队,动员社区居民学习自救互救技能,为社区志愿者救援队配置应急工具/装备,组织标准化应急技能培训,支持居民参与制订“家庭-隐患点-社区”三级应急预案、开展社区应急演练/宣传等活动,全面提升社区应对灾害的能力。(文/刘颖 刘润秀)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益加壹平台立场
0
登录
后参与评论 (请友善发言)
0/500
评论区
账号密码登录
未注册用户手机验证登录默认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