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社区 “救在身边”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当前每年发生心源性猝死的人数约为54.4万,相当于每天近1500个人发生猝死,而90%以上都发生在院外,加强院外公共应急救助体系建设已经迫在眉睫。对此,广州市率先出台了《广州市社会急救医疗管理条例》,并在2024年广州十件民生实事中进一步明确应急救护培训提质扩面要求。
6月20日,在黄埔区委政法委、黄埔区民政局的指导下,由黄埔区平安促进会结合黄埔区第五届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活动--“救在身边”公益急救培训项目内容需求和培训计划,组织30余名街镇平安促进会、群防共治队伍代表及社区居民在黄埔街同心港开展了CPR与AED急救技术培训专题培训,提高黄埔区辖内的群防共治力量及社区居民的急救能力和急救水平。
本次活动特别邀请了全国首位拥有五个急救专业证书、拥有17年专业急救培训资深讲师、广州学安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蔡迎怡进行授课。
蔡老师采用“理论+实操+考核”多形式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享和互动讨论,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成人生存链;、讲授CPR(心肺复苏)、AED(体外除颤器)的类型与使用的基本原理、操作技巧以及注意事项。
实操练习中,授课老师运用模型现场演示正确的心肺按压方法,包括按压位置、手法、频率和深度,详细地将动作要领分解到位。
本次课程,蔡老师还提醒学员几项注意事项:使用AED时电极片要直接贴在裸露的皮肤上;如果有汗水需要擦干后才可以贴电极片;“不想做人工呼吸可以不做,因为心外按压可以使肺部被动收缩扩张,同样会有空气进出。”
为了检验学习效果,老师对学员进行现场提问。“心肺复苏用于什么人?”“三无:无呼吸、无心跳、无意识的人。”“人工呼吸的三种方式是什么?”“口对口,口对鼻,口对口鼻(用于婴儿、儿童效果最好)。”问答环节后,全体学员进行分组实操训练,老师一对一辅导,力争每个动作、姿势和力度都规范标准。
通过本次专题培训,学员通过模拟真实的急救场景,学习了如何正确判断患者状况、进行CPR操作以及使用AED进行电击除颤,为突发意外的病人争取珍贵的“黄金4分钟”。
项目自今年5月份启动以来,截至目前,黄埔区平安促进会进行安排制定培训计划,通过链接相关资源,已累计开展五期“救在身边”公益急救培训专题培训,将急救知识带进了多个街镇和社区,150人受益,提高了社区居民急救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助力共同建设健康平安美丽和谐社区。

- 后参与评论 (请友善发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