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行业热点关注
社会组织如何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有哪些数据值得关注?
……
让深小慈带你回顾本周行业热点话题
中国社会组织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表现亮眼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第十年。十年来,中国社会组织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方面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民间性、公益性、联合性,在“一带一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重点领域耕耘、探索,在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标准“软联通”、走向人文交流“心联通”中交出了合格答卷。
据民政部负责人采访指出,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浙江省公羊会公益救援促进会、深圳市公益救援志愿者联合会等先后派出救援队,赴尼泊尔、土耳其等国开展人道主义救援救助,提供紧急疏散、物资援助、生命营救、心理辅导等服务,展现了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和人道主义精神。在“一带一路”品牌建设方面,以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中华慈善总会、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等为代表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品牌组织正在形成,以“深系澜湄”“光明行”等为代表的品牌项目表现亮眼。

深圳市公益救援志愿者联合会(SRVF)简称深圳公益救援队,前身为深圳山地救援队,是一支自发组织、全部成员均为志愿者的民间专业救援队伍,定位是政府救援系统的辅助、补充、后备力量,所有运作经费均为自筹。
2023年2月6日,土耳其东南地区在12小时内连续放生2次7.8级强震,深圳市公益救援志愿者联合会于2月9日至10日共派出23名志愿者携带救援装备和物资前往重灾区开展救援工作,并于2月20日圆满结束任务返深。

10月14日,深圳市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联合华大基因、余彭年慈善基金会及猛犸基金会共同发起的“朗朗之声,聆听无界”耳聋基因检测及助听器援助项目启动仪式在老挝红十字会举行。该项目系深圳市国际交流合作基金“深系澜湄”品牌项目的重要实践,已被写入《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白皮书,项目计划为100名老挝听障人士捐赠助听器,并为300名听障人士及直系亲属提供耳聋基因筛查检测。
《2022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
近日,民政部发布《2022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与公益慈善相关数据摘抄如下:
截至 2022 年底,全国共有经常性社会捐赠工作站、点和慈善超市 1.5 万个(其中:慈善超市3680 个)。全国社会组织捐赠收入 1085.3 亿元。截至2022 年底,全国备案慈善信托 948 单,慈善信托合同规模44.0 亿元。
2018—2022 年社会组织捐赠收入情况
2022 年,全国共有16.5 万人通过助理社会工作师考试,2.8 万人通过社会工作师考试。截至2022年底,全国持证社会工作者共计 93.1 万人,其中助理社会工作师72.5万人,社会工作师 20.4 万人。

2022 年社区服务机构和设施情况
社会组织方面,截至 2022 年底,全国共有社会组织89.1万个,比上年下降 1.2%;吸纳社会各类人员就业1108.3 万人,比上年增长 0.8%。全年共查处社会组织违法违规案件9787起,行政处罚 9578 起。

2018-2022 年基金会情况

2018-2022 年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情况
第十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中国民政”单元启动征集
10月13日至31日,第十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行业主题单元推介活动暨“中国民政”单元作品征集活动正式启动。征集作品类型包括剧情片、纪录片、动画片、宣传片(公益广告、音乐视频);要求作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新时代民政事业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和民政人奋发有为的责任担当为素材,突出“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主题,内容健康、积极向上。具体为:落实城乡社会救助政策中的感人故事,推进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等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做法成效,推进“一老一小”关爱服务和推进婚俗、殡葬改革及福彩领域、公益慈善事业发展中的暖心故事,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名故事等。

《广东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审议通过
日前,新修订的《广东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广东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2023年11月1日起施行。
《条例》提出,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社会组织、企业事业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学校、家庭等各负其责、相互配合,共同做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及时消除滋生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的各种消极因素,为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条例》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加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支持体系建设,培育、引导和规范有关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参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
其中特别提到,有关部门和单位根据工作需要,支持和引导志愿服务组织、慈善组织等依法参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
《条例》要求,公安、民政、司法行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有关部门、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等人民团体应当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需要,加强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志愿者服务队伍建设,健全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业务培训、薪酬保障、考核评估、表彰奖励等机制,加强对未成年人警务、检察、审判、执行等工作的社会支持。
多地加快开展慈善奖评选工作
近日,民德咨询(北京)有限公司发表《慈善表彰的激励作用愈发得到重视,高规格的慈善奖评选活动趋于增多》文章,对9月公益慈善事业发展进行总结,并进行行业趋势研究。文章指出,9月,公益慈善呈现四大进展:一是我国登记认定慈善组织超过1.3万家,累计备案慈善信托1504单,财产规模超过62亿元;二是第八个“中华慈善日”期间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弘扬慈善精神;三是各地探索基层慈善,逐渐形成慈善站点布局、慈善品牌打造、慈善资源整合等多种模式做法,其中杭州、深圳等地推出社区“慈善地标”,通过打造慈善特色品牌营造社区慈善氛围,杭州认定首批16个慈善基地、深圳树立鹏城慈善地标;四是政策推动慈善事业进一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助力基础性民生保障。

2006-2023年中国内地省级政府慈善奖地域分布情况
行业趋势方面,自2016年慈善法实施以来,多地加快部署慈善奖评选工作,截至目前共有25个省级行政区开展至少1次评选活动,皆为省级行政区政府批准的,当地慈善领域最高奖项。
青藤行动IP征集启动!
10月16日至11月3日,由深圳市社会公益基金会主办,万科公益基金会资助,聚焦支持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保公益项目成长发展的公益创投行动——青藤行动环保公益创投计划启动IP吉祥物有奖征集活动。有意向的团体或个人均可参与,需围绕活动主题“大湾区生态环保 青藤在行动”,设计相关IP吉祥物,要求主旨鲜明,易于辨识,能充分展现青藤立足大湾区,立足环保公益的特性,要明显区别于国际和国内其他IP吉祥物,具有美感。

(来源:深圳市慈善事业联合会)

- 后参与评论 (请友善发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