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注册

公益慈善领域最新资讯,不容错过!

中国善网深圳服务中心
深圳市慈善事业联合会 2023-10-07
收藏
分享

近期公益慈善领域有哪些热点值得关注?

让深小慈带你回顾!

政策关注

 

民政部发布关于加强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的指导意见


近日,民政部印发《关于加强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的指导意见》,围绕形成政府救助和慈善帮扶协调配合、资源统筹、优势互补、融合高效新格局的目标,对加强政府救助和慈善帮扶有效衔接工作作出部署。


《意见》指出,一是建立完善政府救助和慈善帮扶衔接工作机制。二是加强政府救助和慈善帮扶对象衔接。三是加强政府救助和慈善帮扶信息互通共享。四是创新公益慈善力量参与社会救助途径方法。五是加强公益慈善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的激励支持。


同时,《意见》还支持每年9月5日“中华慈善日”主题宣传活动期间,各地民政部门要鼓励支持慈善组织围绕社会救助主题策划开展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慈善帮扶活动,打造一批面向困难群众的特色慈善活动和品牌项目。引导慈善组织积极参与重大活动或者重要节假日期间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有关工作。


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通过公益创投、补贴奖励、提供场所、减免费用等多种方式,支持慈善组织的启动成立和初期运行。慈善组织开展的救助帮扶类慈善项目,按照有关规定享受税收优惠和费用减免。按照政府购买服务有关要求,通过政府购买慈善组织服务支持慈善组织发展。对在社会救助领域作出突出贡献、具有良好社会影响力的慈善组织等公益慈善力量以及具有创新性、示范性的慈善项目,通过“中华慈善奖”评选表彰、社会救助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等方式给予激励褒扬,并对相关慈善组织在等级评估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支持。


2023年6月,深圳市慈善事业联合会启动“鹏城慈善项目库”工作,面向深圳社会征集优秀项目,征集范围涵盖救助帮扶类慈善项目,有意者可持续关注深圳市慈善事业联合会官方网站或公众号。


推荐阅读:2023年第二批鹏城慈善项目库申报工作正式启动!


《关于深化改革推动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 公开征求意见


9月20日至10月20日期间,广东省民政厅起草的《关于深化改革推动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稿指出,2025年逐步缩小城乡之间救助标准差距,“粤众扶”大救助平台运转有力,实现省、市、县、镇、村五级综合救助服务中心100%覆盖,服务类救助、慈善+救助政策措施不断健全。到2028年,区域之间救助水平协调平衡,实现9+N项社会救助“一件事”通办,困难群众多元化、差异化需求得到有效满足,发展型救助政策不断完善,有力助推困难群众共同富裕。

 

行业热点


第十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打造“近零碳展会”

 

9月15日至17日,第十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低碳环保、绿色节能的理念贯穿整个展会,从展会的筹备阶段、布展阶段、展出阶段、撤展阶段以及垃圾处理的全过程中,贯彻绿色理念,优先使用环保设计、技术、工艺、设备和材料,高效利用能源和资源,减少污染物和布展垃圾产生,提高资源利用。倡导参展方及观众践行环保理念,实现绿色布展、绿色观展。

 

 

为助力打造“近零碳展会”,慈展会组委会携手深圳安吉尔饮水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铭基金公益基金会为大会提供公益饮水服务,由安吉尔在组委会主咨询台侧搭建15平米展位提供多款直饮水机设备为到场的各级领导、嘉宾和市民提供饮水服务,这也是对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清洁饮水和卫生设施议题的回应。

 

社团会员管理员国家职业标准初审会在京召开

 

9月15日,中国慈善联合会在慈展会上正式启动劝募员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认证工作,为推动公益慈善组织工业人员职业化、完善职业发展路径有着重要意义。


9月18日,民政部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在京召开社团会员管理员国家职业标准初审会,形成专家审定意见。下一步,标准编写组将根据初审意见,对标准进行修订、完善,按计划形成征求意见稿,提交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社团会员管理国家职业标准的编制,是推进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建设、促进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接下来,深慈联将持续关注相关信息。

 

互联网公益“中国样本”全面开放招募研究员

 

互联网公益在中国的快速发展,正在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9月21日,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组委会发起的“互联网公益慈善‘中国样本’开放研究计划”面向全社会开放招募样本研究员,鼓励各领域研究人士总结和研究中国互联网公益发展经验和范式。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重庆市慈善总会、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腾讯公益等8家行业基金会和公益平台作为首批研究对象加入开放计划。

 

生物多样性(鸟类)友好型城市发展专题研讨会

                                                                                                                 

 

红树林基金会副理事长孙莉莉在参加会议时表示:“世界各地的城市正越来越多地采取措施,以实现《巴黎协定》中有关气候变化和净零排放的目标。然而,城市还必须对接新的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该框架是在中国作为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主席国的主持下,于2022年12月由190多个国家达成一致。解决光污染以及鸟类与建筑物的碰撞问题是朝着这个方向迈出的重要一步。”

 

(来源:深圳市慈善事业联合会)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益加壹平台立场
0
登录
后参与评论 (请友善发言)
0/500
评论区
账号密码登录
未注册用户手机验证登录默认注册